2023/4/29 Michael Zheng 观念艺术展

from 刘燕

郑济忠这个名字在中文世界还比较陌生,在英语世界中,Michael Zheng已经是一位颇具影响的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波罗地海三年展/英国伦敦当代美术馆、温哥华双年展/加拿大、OSTEN绘画双年展/北马其顿国家美术馆、大维多利亚美术馆/加拿大、de Young美术馆/旧金山等等。

Michael Zheng早年在清华大学学习计算机工程,转向艺术之前,他是一位在硅谷干得风生水起的工程师。Michael 从小习佛,禅宗、冥想、瑜伽对他的艺术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2022年,他在旧金山做了一场深具禅意的观念艺术展。这本书将那场展览的装置作品以图片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并收入了他与著名策展人侯瀚如就本展览的对话。

4月29日(本周六)下午2:30~4:30,壹嘉出版联合谷雨书苑、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共同举办A Tree Is A Tree的首发式,地点还是在位于3777 Stevens Blvd, Santa Clara的硅谷亚洲艺术中心(Central Computer Building四楼),欢迎对观念艺术、先锋艺术及禅宗与艺术的关系感兴趣的朋友参加!

2023/04/07 地球冷暖的 ”几度之差“ 和人类兴亡

 

From : http://www.glogda.org/webinar-series-no-74

主讲嘉宾:

朱琦老师大图.jpg

朱琦

主讲嘉宾

学者、作家

 

“健康世界 绿色发展”系列讲座第74期:
地球冷暖的 ”几度之差“ 和人类兴亡

“Healthy World  Green Development” “Webinar Series No.74:

The Nuances of Earth’s Temperature and the Rises and Falls of Human History

科学家发现,兴盛的王朝往往处于温暖期,动荡的时代往往处于寒冷期。近年来科学家又已证实,工业革命以来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了全球暖化,使人类遭受越来越可怕的极端天气。

在古代农业社会,年平均气温冷两三度就可能导致天下大乱。现在这个地球,气温再上升两三度就会打破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

讲座将结合历史人文的阅读和思考,谈谈地球冷暖的变化对人类兴亡的决定性影响。

讲座时间:​

– 太平洋时间:2023年4月  7日(周五)  7:00 PM –  9:00 PM
– 美     东时间:2023年4月  7日(周五)10:00 PM – 12:00 AM
– 北     京时间:2023年4月  8日(周六)10:00 AM – 12:00 PM

 
 
张晓枫照片.jpg

张晓枫

主持人

全球绿色发展联盟会长

朱琦,学者,作家。曾先后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系和斯坦福大学亚州语言外文化系任教多年,以人文讲 和文化随笔知名。

讲座的部分内容亦可参看朱琦在新公号上刚发表的三篇文化随笔。

2023/02/25 陳丹燕硅谷见面会

陳丹燕硅谷见面会
主持人:陈谦
2/25日下午4:30-6PM,硅谷艺术中心
3777 Stevens Creek Blvd #400M, Santa Clara, CA 95051
 

名家小傳——陳丹燕

 

陳丹燕,上海著名作家。

少年時代即開始發表作品,她寫作的開始,主題大多是青春與社會規則的衝突。

爾後她開始了對上海歷史與現實的非虚構寫作,完成了一個作家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在歷史與城市精神上的探索,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固定和保留了在飛速發展與改變中消逝的上海城市面貌與內涵。

同時她做了大量的洲際旅行。她用不同的文學形式來描繪旅途所見,使它們成為一種旅行文學。

這是一個活力充沛的寫作者,三十年來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創作產量,和對圖像與文字在不同空間中融合的探索熱情。

 

出版作品:

青少年文學:《一個女孩》、《我的媽媽是精靈》、《女中學生三部曲》、《獨生子女宣言》。

非虛構的上海雙三部曲:

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外灘三部曲:《外灘:影像與傳奇》、《公家花園的迷宮》、《成為和平飯店》。

其他作者介绍: 

陳丹燕,1958年生於北京。八歲起移居上海。廣西平樂人,當代女作家。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90年以前的創作以兒童文學和少女題材小説為主,有《女中學生三部曲》等作品,後開始成人文學寫作,著有長篇小説《心動如水》、《紐約假日》等。1997年出版《獨生子女宣言》,1998年出版《上海的風花雪月》,1999年出版 《上海的金枝玉葉》,2000年出版《上海的紅顏遺事》。2008年出版《北緯78°》。2010年出版《我要遊過大海

上海的紅顏遺事 (200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上海的紅顏遺事》是陳丹燕寫的一本書,本書講的一個普通人,一個不像有的人那樣堅強,也不像有的人那樣冷靜,不像有的人那樣聰明,也不像有的人那樣理性,是一個感性的人,一個努力在沙上建房子似的等。文章又名《上海的紅顏往事》

2023/02/18 讨论《猎熊黑涧溪》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刊《东西》第309期

欢迎文学爱好者参加讨论《猎熊黑涧溪》!全文附在以下通知及海报后(时间及ZOOM信息见海报)。

自2月18日起,我们将逐步推出“东西”文学沙龙系列,包括对具体小说、散文、诗歌的深度赏析,由知名作家,或由对某篇好作品或某位名作家有研究的写作者,精讲、深讲具体作品,与参与者互动,深层探讨。鼓励对某篇好作品或某位名作家有研究的写作者,或愿意深讲其某篇作品,愿意接受评论、意见,分享其写作心得的写作者,自荐担纲主讲,可将具体作品、研究心得或创作心得发送到:janetang2017@gmail.com 

建议参加本期沙龙前:阅读本期作品(约1.9万字),准备好要提的问题,以便获得最大的收益。

每一期沙龙,参与者提出的问题或建设性意见,可事先添加到评论区(我们将在2月16日收集),获得点赞最多的,有奖(奖金或赠书)。也可当场提问。

 

2023/02/12 《未来之宴——一场惊心动魄的美食之旅》新书发布会

壹嘉出版、硅谷亚洲艺术中心、硅谷探赋读书会共同邀您体验美食的艺术
《未来之宴——一场惊心动魄的美食之旅》新书发布会
定于2023年2月12日下午2-4点在硅谷亚洲艺术中心举行。
“我所尝的根本不是美⻝,⽽是由味道,⾊彩,形态,温度组成的艺术佳作。我也根本不是来吃饭,⽽是来经历顶级的艺术体验。”

这是一本将刷新您对食物与烹饪的认知的作品。分子生物学和法学双料博士高磐磐,以生花妙笔,记录了她对美食艺术的领悟过程,以及在多家世界闻名的米其林餐厅的就餐体会。
从⻄海岸到东海岸,从旧金山到哥本哈根,从秘鲁到⻄班⽛,这本书记录了这场惊⼼动魄的美⻝之旅。2月12日,高磐畔将亲临硅谷亚洲艺术中心,现身说法,让我们跟随她的讲述,⼀起来体验这场独⼀⽆⼆的旅行吧。

时间:2023年2月12日,美西时间2-4pm
地点:3777 Stevens Creek Blvd, Santa Clara, CA 95051, Central Computer Building 四楼
报名:https://forms.gle/PvQBebxdUzc8UsTF7

这是一本关于米其林美食文化的游记-“未来之宴”新年签名礼品套装,欢迎分享给更多热爱旅行和美食的小伙伴,也是赠送朋友和客户的伴手礼,祝福我们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遇到更多精彩的诗和远方~

» Read more

2023/01/14 第一代移民的奋斗历程《触摸美国》分享会

《触摸美国》记述了作者孙燕一家人在美国三十年来真实而戏剧般的经历,跌宕起伏。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对所接触的美国社会做了细微观察,了解美国社会,适应美国社会,最后融入美国社会。她们一家人的经历反映了九十年代留学生的艰辛人生旅途,从求学到求职,从移民到职场奋斗,每一步都洒下了劳动的汗水,同时也享受了努力和汗水所结出的成果。依赖于勤劳、独立思考和智慧,作者一家人极大地改善了生活境况,衣食无忧,在这片新的土地上自由地思考与生活。或许这就是美国梦的真谛。书中曲折动人的真实故事不但折射出生活的哲理、人生经验以及对美国的了解和感悟,同时对于思考者也是一份有价值的素材。今天收到书,第一批预定的书已经寄出,请各位读者朋友注意查收。
有需要的朋友请上网购买:https://williampublishing.com/

  • 第一代移民的奋斗历程《触摸美国》作者分享会
  • 硅谷亚洲艺术中心
  • Silicon Valley Asian Art Center
  • Address: 3777 Stevens Creek Blvd #400M, Santa Clara, CA 95051
  • 1/14/22 下午1:00-4:00
  • Speaker: Yan Sun
  • Host: Jennifer Huang

» Read more

2023/01/01 West Point – A Road Less Traveled

Interested in hearing about U.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 We have three stellar speakers on Jan 1, 2023 to talk to you all about it!

 
Date: Jan 1, 2023
Time: 4-6PM PST / 7-9PM EST
Venue: Zoom (info will be send out after registration)
Link to registration form: https://tinyurl.com/202311-westpoint
 
Speakers:
Daniel Hong:
First year freshman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t 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 and how he mentally prepares for the change from being a civilian to a solder.

Andrew Wang:Second year cadet talks about training and personal growth at West Point.

Felita Zhang: Distinguished graduate shares her experience as one of the few female cadets at West Point.

Event is hosted by: Ellie Shen, Redwood Middle Student

Sponsored by:

GLOGDA Youth Group & Hanlin Youth Group

In Collaboration with orgs such as:

DTE Book Club (discovertalentedu.com), SVWomen (svwomen.org)

West Point – A Road Less Traveled (西點軍校-少有人走的路)

西点军校,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学院,是怎样从寻常青年中发掘其不寻常之处呢?华裔青年,没有选择常青藤之路,而是选择去西点军校,经历艰苦的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这是怎样的心路历程和体验呢?西点军校的士官生未来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又会是怎样的呢?

三位年轻的华裔士官生趁寒假,为大家线上分享关于西点军校的点点滴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主讲人简介:

時間:1月1日2023(星期日)
美西:4:00pm – 6:00pm
美東:7:00pm – 9:00pm
註冊:https://tinyurl.com/202311-WestPoint

2022/09 《金石上的盛唐》特展

硅谷亞洲藝術中心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注重金石書畫,對俗稱「黑老虎」的碑拓甚為用心,收藏了一些碑刻拓片,主要是整紙拓(即不是剪貼本),內容涵蓋從三國到宋元的大碑名刻包括摩崖,鐫刻年代從明朝到清末民初。從2019年开始,我们開始試做一些專題展,如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拓片展,得到大家的認可。今秋我們特別推出《金石上的盛唐》特展,選了九件(套)唐碑名刻的拓片,大小不一,來和觀眾朋友們一同從斑斕的紙墨上回望那中華民族歷史上雄強燦爛的盛世大唐。

» Read more

 触摸美国 28 探寻南部文化

 触摸美国 28 探寻南部文化

孙燕

提到阿拉巴马的历史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的种族问题,它一直是一个敏感问题。阿拉巴马作为当年种族问题的焦点在美国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阿拉巴马州是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了解这段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美国这个国家。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事件是挡校门事件。1963年6月11日,当时的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亲自挡在阿拉巴马大学的罗斯福礼堂前试图阻止两名黑人学生入校报到,并发表了那篇臭名昭著的讲话:“种族隔离现在要有,种族隔离将来要有,种族隔离永远要有。”后来肯尼迪总统签署了总统行政令,并派出联邦法警控制住阿拉巴马州的国民警卫队,才迫使华莱士让开,黑人学生才得以入学。这个事件当时轰动全美。

那本著名的小说“To Kill a Mockingbird ”杀死一只知更鸟,或译为“梅冈城的故事 ”的作者Harper· Lee就出生在阿拉巴马州,书中描写的故事也是发生在那里。这本书是美国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也拍成了电影。作为新移民我很希望了解这些文化。这本书的中文和英文版我都读过,电影我也看过,还参加过讨论会,受益良多。

“血腥星期天”是美国种族歧视的一次重大事件,它的发生地就在阿拉巴马的爱德蒙· 佩特斯大桥上,大桥位于阿拉巴马的塞尔玛Selma 小镇。1965年3月7日,当时六百多名以黑人为主的民众 为争取投票权从塞尔玛前往蒙哥马利请愿,当他们途径爱德蒙 ·佩特斯大桥时遭到州警察开枪阻止。这个事件最终导致投票权法的通过,是美国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我们特别去Selma小镇走访并参观了爱德蒙· 佩特斯大桥。这座桥每天都有游客参观,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为了了解美国南部的历史我们特意开车去了一次亚特兰大。亚特兰大是乔治亚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有很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景点。可口可乐公司和CNN的总部都在那里。我们先领着孩子去了可口可乐公司总部,品尝了公司在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不同口味的可乐,孩子们高兴极了,我们在那儿喝到了荔枝味的可乐,觉得很新奇。随后又参观了CNN总部,在巨大的标志牌前拍照留念。

 

 

 

然后我们来到了这次旅行最重要的目的地:马丁· 路德金历史遗迹。它是亚特兰大市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包括金博士的出生地,墓园,纪念馆,教堂,消防站等,占地面积很大,横跨好几条街。其中最瞩目的是金博士的墓园,在一个巨大的水池中间矗立着一块墓碑,场景极为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墓园没有任何装饰,却令人震撼,这种震撼的感觉至今仍然可以回想如初。在这里没有人喧哗嬉戏,人们大都是一脸敬仰的表情。当时是1998年他的遗孀还健在,2006年太太去世后与金博士合葬。

 

金博士出生的房子是一个二层褐色小楼,保存完好,游人仅限于在外面观看。

 

纪念馆里面展出了金博士的生平和他所做的改变美国历史的壮举,记载了那次和平请愿和那个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我们还买了当时刊登“我有一个梦”演讲稿的报纸印刷品留作纪念。

 马丁 ·路德金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消除种族隔离和投票权,他的非暴力抗议活动最终赢得了白人的同情和支持,是他唤醒了美国白人的良知,提高了整个美国人的道德水准。当时黑人的人口只占全美的百分之十左右,如果没有得到白人的支持,黑人是不可能得到承认的。最后的一次进军华盛顿的活动中有相当多的白人参加。“我有一个梦”让美国的白人和黑人成为兄弟,这个梦想至少又进了一步。

那天我们还去了“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故居博物馆,她就是在那里写出了名著“飘”。当时故居开放我们得以进去参观,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留下照片,我的印象只是一个小红楼,里面有她写作的桌子,还有一些照片,其他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飘”是我在上大学期间读的,当时有幸借到这本书,读到忘我的境地,相当震撼。作为女生我深深地被书中两位女主人公所吸引,郝思佳的果敢,坚忍和痴情。梅兰妮的温柔,善良和体贴。两个人的特质加在一起融合成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想这些品质多少会对我以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句名言“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曾经激励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一部好的作品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能会伴随其一生,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美国的一隅。

那天我们在亚特兰大住了一宿,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独石公园,公园因一块巨石而得名。石头上有一幅巨大的群雕,雕像由三个骑马的将军组成,其中有罗伯特·李将军,他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军司令,曾担任西点军校校长。李将军在代表南方军受降的时候,北方军的代表格兰特将军也毕业于西点军校,格兰特将军给予这个败军司令极大的尊重。当时格兰特将军穿着普通的军装,而李将军穿着正规的军装,戴着佩剑,相当威武。可以说受降仪式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两个人见面后交谈了几句,李将军为他的士兵提出了几个条件,格兰特将军都一一答应。仪式完毕后李将军骑着他的著名战马离开现场。这时北方军开始鸣炮庆祝,但立刻被格兰特将军叫停,他说:“As we did not want to exult over their downfall. ”我们不应该为他们的失败而欢呼。对于南北战争美国很少渲染,尤其是作为战胜方从不炫耀其胜利。不管是胜方还是败方都是美国人,是同室操戈,自相残杀,是耻辱,是伤疤。只能从中吸取教训,没有任何炫耀的理由。

雕像中的另外两个人分别是南方军将领托马斯·杰克逊,另一位是杰克逊·戴维斯,他在南北战争中担任南方邦联总统。

公园里有时会举行一些纪念活动,我们去的那天晚上正赶上有活动。在独石山上放映激光动画片,我们跟着一起看,后来我发现这里都是白人。我们环顾了一下四周,只发现一家黑人,我们感觉有点异常,于是很快就离开了。似乎这里是白人怀旧的地方。

 

在美国的南方城市我们注意观察发现有一些庄园的门前挂着南方旗,也有个别的车牌有南方的标志,这些人的心中还在怀念他们过去的生活。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对政治的敏感性让我们总是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审视和分析。

在美国的建国初期阿拉巴马等南部州作为农业州曾经为美国的经济做出过重大贡献,后来北方的工业发展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阿拉巴马这样的农业州逐渐开始衰落。

1 2 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