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有责任和善心,骑马不是玩玩而已,而是遵守规则的训练。
说到驯马的时候,他突然站到我的座位前面,单手一提,示意我站起来。我和他面对面站着,相距一条手臂的距离。他说,如果我们互不相识,我能拍拍你的头发,抚摸你的脸颊吗? 当然不能。不仅不能,你还会把我推开。
这是我们在美国马场,准备去骑马之前,他警示我们,马与人是一样的,如果你有不规矩的动作,小心点,马会采取保护自己的行动。这是他在七岁时,跟着祖父母与马匹相处获得的经验。
亲爱的陌生人
葡萄牙,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这一点,从素不相识的人爱彼此爱聊天就能看出来。
本人的旅游攻略做得太好了,飞机场地铁站火车站无缝接轨,留下大把的时间在站台上吹凉风等火车。 看到一位妇人带着个小女孩,两人六大件行李,用胶带像木乃伊一样裹得严严实实的,一群十几岁的青少年,七手八脚地帮忙搬上月台,又相互拥抱道别散去。 我看着,心里很是羡慕,这个肯定是能生出一大堆儿子又个个顶用的幸运女人,不由得对她微笑致意。 一开口,很惊讶,这位大妈居然说着很通顺的英语。 当我夸赞她有这么多好儿子帮忙提行礼时,她哈哈大笑,哪有什么儿子,就是飞机场遇到的一群年轻人,因为彼此会说当地的一种语言,就一路帮忙把她的行李送到了火车站。 安居乐业的社会里,古道心肠的人就是多。
《隐蔽的创伤》新书线上发布会感想
——- 疫情纪录与回想
张慈
2020年,千里之外的纽约,传来孩子得了新冠病毒的消息,打破了我心中最后一片净土。电话这头,我像是握着一颗脆弱的鸟蛋,害怕自己的声音大一点,它就会在这头破碎。孩子的每一声咳嗽,都像是刀子割在我心头,太阳一下子黑了下来,天旋地转。
我们的书《隐蔽的创伤》会跟《百年孤独》一样 , 留下来,每个章节充满了旧日的悲伤,因为悲伤就是人性的最基本存在 ,我们这种悲伤里面的盼望却无处不在……没有深刻的疫情体验和文笔的人,是写不出那种状态和情绪的。我们不但写了,还岀版了。我写了《母爱的味道》还写了《此恨绵绵无绝期》,光是这两条标题都能想象出过去三年的时光里,我经历了什么。
圣诞与马
©️金玲
2022 年是我生命中特别的一年。我和儿子从华盛顿州来到了俄勒冈州的Hand In Hand Farm(手拉手马场), 接受工作培训,然后留下来做义工。十几年来,马场致力于帮助重建家庭,通过各种农业劳动,照顾马匹和骑马骑骡,培养 孩子和动物的感情,修复青少年身心创伤。因着马场的缘故,和叶子妹妹结缘。
叶子蒙神感召,在华州Bainbridge 岛上的家园创办了Joyland 农场,帮助有特别需要的高中毕业生培训工作能力。她邀我去Joy land看看。圣诞节快到了,空气里充满了喜乐的气氛。叶子要送我圣诞礼物,怕我在乡下马场受冻。我心里暖和和的,但又过意不去让她破费。她提议去看看儿童礼品部,突然,那本书 ,Horse Power —— How Horse Changed The World, 一下子吸住我的眼球。看到封面的奔马,满心欢喜。这是一本儿童读物,但觉得自己童心未泯,读这书也算合适。
575 过桥米线:一碗被严重低估的云南米线
by Jennifer H
这真是一场奇妙的食旅。 周三,正是一周中埋头苦干卯足了劲搬砖的日子,想扎堆儿聚餐?太堕落了! 可是禁不住美食家冰清的召唤,一起去品尝靠近Saratoga的575 过桥米线。
这家店坐落在Westgate 购物中心的对面广场,AMC影院的隔壁,不显山不露水,难怪我常去Westgate晃悠,竟没注意到对面的电影院旁边儿还有这么个中餐馆。
餐馆门面并不大,一进门,没见到大腹便便,挺着幸福肚的大师傅,倒是迎来一位俊朗大叔,热情地打招呼“你好呀,我叫王杰夫,杰出的杰,丈夫的夫….” 这位“杰出的丈夫”,就是575过桥米线的老板。
吃货们翘首以待,很快,杰夫就给大家端上一碗又一碗各种口味的米线,有小锅米线,牛肉米线,肥肠米线,一口咬下去,立刻被软滑筋道的米线征服,那是一种来不及品尝就出溜一声滑入五脏庙的感觉,让人舍不得吃又忍不住吃的好口感。 汤头也是一级棒,不同口味的汤头绝不彼此抢味,香辣麻酸,各有各的精妙,但都不过分,嘴巴品一品,心里温暖又舒服,绝不会因为各种辛辣而脑仁受刺激。
说话间,王杰夫端上来今天的重头戏:和牛过桥米线,硕大的一海碗,里面装着滚烫的高汤,老板一边熟练地下着主菜和配料,一边念念有辞地唱着打油诗,宛如高僧给神物加持,这碗加持过和牛过桥米线,果然妙不可言,色香味俱全,和牛自不必说,入口即化,又香又嫩,稀罕的是汤里放了黑松露和羊肚菌,那种奇香,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嗯,适合默默地吃,默默地品,尽量延长人生之一大享受!
餐厅装潢雅致,注重细节,连厕所都打理得像闺房一样美,厅堂据说有着全美最长的一张缅甸梨木桌子,空运过来,近三万美金运费,冲着这金贵的桌子,餐馆也要长长久久地好好做下去。老板赞不绝口于他的宝贝桌子,一行人却早打好了算盘,这不就是读书会聚会的宝地吗?
餐厅老板王杰夫,绝对是个有故事的人,懂得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企业经营,品牌打造,颇有心得,我特别欣赏他的所谓一厘米宽一公里深的经营理念,感觉开餐馆对他来说简直杀鸡用牛刀,纯属玩票性质,但也许就是因为没有得失心,他才舍得不惜工本追求极致,这豪横的做派,就跟他请大家喝的私房酒:贵州茅台泡黑松露,绝了!
575过桥米线,有着被严重低估的鲜美米线,放眼湾区,还真找不出一家比它在食材和口味上更精益求精的,老板王杰夫说的好,“世上没有傻瓜的嘴巴”,饮食男女,人间大事,王老板显然是下了功夫的。
饭搭子们,约起来!
575 雲南過橋米線
BY 百合
今日品嚐575 米線(Miishien),創始人王傑夫先生,雲南人,旨在把雲南米線推廣到全世界。575的意思:5碗米線碗面,再加7個特色菜,放在五碗湯料裡。餐廳坐落於AMC Saratoga電影院的隔壁,很便於吃完飯去看電影!
今日品嚐「小鍋米線」,「牛肉米線」,「肥腸米線」,米線軟滑有勁道,這是第一次在美國吃到如此美味的米線。吃米線總要配這一些小菜,「涼拌黃瓜」鬆脆爽口、「黑木耳冷盤」一朵朵木耳像是被挑過的、「建水涼雞」,很像白斬走地雞,很適合台灣人的味口。最後再上了一道「金三角士兵米線」,是為素食乾麵十分有特色。要特別介紹就是餐廳自製的酸菜,美味無比,很想向老闆買一瓶回家做牛肉麵的時候放上一大匙。最後端上鎭店之寶:「和牛過橋米線」,大碗公下面有個自製托盤,由老闆親自設計的。碗內裝著滾燙的高湯,但是不會燙手。老闆一邊熟練地下著主菜和配料,一邊念念有辭地唱著打油詩,和牛入口即化,香嫩細緻,最後還慷慨的在上面加了一大匙的黑松露和羊肚菌,色香味俱全,是米線中的極品。
餐廳裝潢雅致,廁所乾乾淨淨,像個書房,大廳放著全美最長的一張緬甸梨木桌子,可坐二十人。最後王老闆,請大家喝私房酒:貴州茅台泡黑松露,結束了一個美妙的午餐時節。
转发, 版权属于原作者
那一天,我照常开始了居家网上工作。手机屏幕上弹出了朋友发来的一连串的信息,单位邮箱里也不停有邮件进来。我没时间去关心这些,网上工作会议马上要召开。
开会的惯例是寒暄问候,没想到同事心直口快地说:“文迪,你儿子的学校上了美国大小媒体的头条。“我说:“什么?怎么回事?“同事说:”那个大学是全美第一个主要大学宣布要秋季重开校园的,媒体上都炸了。“听了此话,我再也没心思把会开下去了。查了查手机和邮件,大家都在把这个消息转给我,原来一早这么忙,是有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