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E

Palo Alto, Cupertino, Evergreen San Jose, Milpitas, Fremont/Newark

BookClub

BookClub

Book Club 探賦中心 读书会第一期

Discovery Talent – Book Club 探賦中心 读书会第一期 Registration Link: https://goo.gl/forms/WYUtYJr1mE9noq7v2 分享书目:《驱动力》<<Drive>> 《驱动力》是趋势专家、畅销书作者丹尼尔•平克的最新著作。在书中,作者详细阐释了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们的热情,是对当前传统有关人类积极性理论的颠覆之作。 过去我们大部分人都遵循着如下的行为模式:老板答应我们加薪,我们的工作就格外卖力;用功可望拿到好分数,我们就花更多时间读书;迟到要扣薪水,我们就乖乖准时上班……本书将告诉你一个令人惊讶的真相:是什么在激励着你? 丹尼尔•平克以40年来有关人类激励的研究为基础,揭示了胡萝卜大棒这样的外部激励措施已不是激励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最好方法。在书中,他审视了驱动力的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在每章的结尾处,还提供了实用的工具箱。 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科学研究成果,作者丹尼尔•平克为每个人、每个组织指出了在胡萝卜大棒失效的时代如何提高绩效、焕发热情的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 分享内容: 现代的工作环境给大家带来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压力,需要通过一些健康的心理辅导来疏缓。 Drive, by Daniel Pink是一本有关如何给于人们生活动力和如何保持这种动力。这本书给于很多从心理学角度调整思维意识,从而帮助大众正确面对家庭,生活和工作。 此外主讲人还有很多临床经验可以提供给大家做参考。 分享人介绍 Michelle :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主功心理学。现在在Sutter Health从事行政工作,是Sutter Pacific Medical Foundation, CEO的高级行政助理。平日是上得厅堂下的厨房的小资上进女神。 Date / Time: 2017/2/12 Sunday 12:30-2:30 Location: 1260 S Abel St,…

BookClub News

周仰之谈林黛玉的幸福生活

周仰之谈林黛玉的幸福生活 2017-01-24 团结出版社 人是挺矛盾的,我逮着机会就批评林妹妹,其实并非不喜欢她。她美她聪明她真实,更难得的是她懂得识人,她不肯辜负自己。这么多好处让人看也看不够爱也爱不完,不但宝哥哥爱她,我也爱她,我们大家都爱她,爱了这么多年都放不下。   林妹妹的好处多,坏处也不少,还都挺突出的。她最大的坏处就是难养活,让养她的长辈,爱她的宝哥哥,喜欢她的姐妹都为难。她为难别人就算了,还为难自己,事事处处都能够找到理由让自己不快活,终于把自己给为难死了。   要说林妹妹还是挺幸运的,家庭条件个人条件都好得出奇。妈妈虽然过世得早,但那年头人均寿命本来就不长,没有妈妈的孩子应该是很多的。林妹妹的好运是她有个在那个时代来说特别难得的好爸爸。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先生出身名门是高干子弟。他不但是高干子弟,自己还很会读书,中过探花,是全国联考的第三名。他不但会读书还会做官,是皇帝钦点的盐政,可见皇帝对他非常好,这种官不是谁都能当的。 中国古代只有几个行业是由国家控制的,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盐,这政府要是允许了谁做盐商,那简直就是送了一个天大的富贵给你。我们上个星期去了林妹妹的家乡扬州,到扬州玩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参观历代盐商们的私宅,那些宅子都精雕细刻,情景交融,天人合一,可以让后人反复琢磨,叹了又叹,真的是富贵无边呐。 盐商不只一个,一般有七八个到十来个不等,管着盐商们的盐政就只有一个了,这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等于是管着政府的一个小金库呢。 想那饱读诗书的林如海先生绝对不可能是个不通人情,不晓世事的书呆子。 这么个人却非常难得的对太太深情对女儿爱护,在太太死后决定不再续弦了,就这么守着一个年纪小小的女儿过生活。所以林妹妹没有后妈,她也就没有经历过和后妈一起生活的委屈和为难。 那年头讲究女子无才便有德,是不主张开发女孩子智力,让她们得到过灵性生活的机会的。林如海先生却与众不同,思想很超前,他不但给女儿找老师,还找了个很有水平的老师。 贾雨村先生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人,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有学问有能力的人。他的学问能力还不是一般般的,他考取过进士有国家级的高级文凭,进可以到政府做大官,退可以和那个时代的上流社会相交往。 这么个人却被林如海先生雇到家里来当家教,教导还只有几岁的女儿林黛玉。不但教还只教她和她的陪读丫鬟,是她的全时家教,大手笔吧?这当父亲的爱女儿之心还真的是没有话说。他当然知道教导女儿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女儿迟早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并不能在他身边和他谈诗论艺,慰籍他可以预见的孤独晚年。 林妹妹一生最大的亮点其实就是她的学识才情了,她在这方面高出了她周围所有的人,这是她骄傲的源泉,也是她精神寄托之所在。在这方面唯一能够和她比一比的也就是宝姐姐,但宝姐姐的学问是偷偷学来的,自己都有点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不像林妹妹堂而皇之是父亲礼聘的名师精心教导出来的,所以她炫耀起来比宝姐姐自在多了,很有几分理直气壮。 大观园里除了林妹妹以外大家都没有什么像样的老师。宝姐姐是自学的,迎探惜三姐妹似乎也是自学成才。另一个才女史湘云小姐更可怜,她的工作任务和丫头们一般繁重,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成才,连时间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有名师指点了。 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们没有什么必须的理由要读书,男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必须要读书才能到社会上安生立命,为家里光耀祖宗。但宝哥哥的爸爸贾政先生教养孩子的水平比起他的妹夫林如海先生来就差得太远了。他倒是特别挂心儿子的学业,见了儿子不是骂就是打,急得不得了。 急归急却一点有力措施也没有,他从来没有想过为儿子请高水平的家教,自己也没有亲自下海教过儿子。当然他不像妹夫一样有高学历,估计水平也挺有限的,不教也罢。没有私家教练,宝哥哥又不肯自学成才就只好去学校了,可惜的是那个学校和学校里的老师都非常扯蛋。 那个学校唯一的老师贾代儒是个没有文凭,书也没有读通,只好靠教小孩子混饭吃的老头子。他年纪大精神不好上课喜欢打瞌睡,他能力不强不但管不好学生连自己的儿孙也调教不好。就是这么个糟糕的老师还并不是宝玉专属的,他要同时管教一大批年纪大小不一,但个个调皮难缠的孩子,对宝玉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照,像开个小灶什么的。 宝哥哥的老师,学习的条件比起林妹妹的来都差得太远,其结果当然是样样不如人。难怪他一天到晚要佩服林妹妹学问大,有才情了。 父亲处处为女儿着想,不惦记着自己没有人陪伴,只惦记着女儿没有姐妹们相伴会太孤单,就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去教养。这是说出口来的道理,林先生没有说出口来的道理应该是女儿的前程。贾家比林家经济条件更好社会地位更高,加上有贾母王夫人一大帮正牌女眷时时和上流社会的夫人们相交往,可以方便地为女儿介绍合适的对象,女儿在那里长大会受到更好的教养出路也会更好,应该是这个父亲的真正打算吧。 有这么为她着想的父亲,加上爱她疼她的外婆,再加上宝哥哥的知心,姐妹们的陪伴,还锦衣玉食地生活在那么诗意的环境里,这在那个年代里也没有办法再要求更多了。但是林妹妹活得不开心,很不开心,非常地不开心,认为环境对她是风霜刀剑严相逼,简直是活不下去了。   林妹妹的不开心当然有道理,她也确实是遇到了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困境,但退一步海阔天空,她的生存空间并不小。可惜她是一个纯粹的人,追求完美,不能生活在有缺陷的世界里,也就只能用短暂的生命成就一段爱情了。   要说林妹妹也是值得的,宝哥哥和她不但爱还知心,这么美好的感情中外古今都难寻,也许真的是值得以生命相许。但是平常日子平常人就不能这么要求了,如果都像林妹妹似的需要那么多阳光雨露还难活的话,日子还真的很容易就会过得暗无天日,了无生趣。 本文摘自《梦思故国静听箫》,作者:周仰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阅读周仰之专访“我写祖父周立波”

BookClub News

《梦思故国静听箫》入选2016年度传记·纪实类十佳好书

《梦思故国静听箫》入选2016年度传记·纪实类十佳好书 2017-01-11 团结出版社 2016年12月28日,《中华读书报》评选出2016年度百佳图书。该编辑部选取了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着重考量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等因素,评选出了一百种2016年度好书。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周立波先生的孙女、旅美华人作家周仰之女士撰著,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梦思故国静听箫》,入选了传记·纪实类十佳作品。 《梦思故国静听箫》是周仰之女士继《人间事都付与流风:我的祖父周立波》之后,积5年之功,撰写的第二部家族史,描写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这段时期,激越深情而又天高云淡的作家周立波,并将祖孙三代的悲欢离合、人生脉络寄予笔端墨下,共同诠释出一个内涵深厚、层次丰满的时代语境和表情鲜活、立体多样的人性图册,是一部不多见的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的长篇散文纪实作品。 《人间事都付与流风》《梦思故国静听箫》两本书,通过作者周仰之幼年及青春期的视角,反映了特殊年代的成长历程,完整呈现了中国1930-1980年代国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状况。 周仰之女士   好的传记,不仅记录人生,也表达人生观。在《我的祖父周立波》书系中,周仰之对祖父周立波刻画时代的写作理想和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倾心不已,对他温文尔雅和乐天风趣的人生都由衷赞叹,而同时,也对他一生的缺失,尤其是在婚恋中的纠结,也直言不讳,并没有通常传记作品中的隐晦。周仰之客观地评价祖父的为人和为文,充满温情,也不乏调侃。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编译家周立波先生   《梦思故国静听箫》《人间事都付与流风》这两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他们不单单记录了著名作家周立波的生平纪年,而且涉及了众多亲友以及不同阶层人物的人生起伏,与其说是人物传记,不如说是那个逝去时代的缩影。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线购买本书